光伏发电扶贫四种与收益回报方式

  • 发布日期: 发布人:
  •   。此模式是众多光伏扶贫举措中,被认为是最适宜大面积推广,贫困户最喜欢的模式。

      因为户用型光伏发电可以因地制宜,依贫困户屋顶、院落而建。装机容量主要是3kW、4kW、5kW,对于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这样的小规模系统能完全使用户得到满足的日常用电,同时还可以有额外的发电盈余。贫困户能够最终靠光伏发电获取国家给予的光伏发电补贴,目前是0.42元每度,除日常所耗电外,多余的电还可以卖给电网,每个月可以有几百块钱的收益,并且是持续性的,对于贫困户来说是笔稳定的收入。

      2、光伏贷款:自己从银行贷款,使用利率4%年化资金,会延长1年的成本投入回收周期。

      3、光伏贷款:光伏公司帮助户主贷款,使用利率7%年化银行资金,延长2年的成本投入回收周期。

      4、光伏租赁:光伏公司租赁农户屋顶,投入与农户无关,给予农户2000(20KW)元左右的年租金,签署周期25年~30年。

      国家主推:第二种模式是村级光伏电站扶贫。它和户用型光伏发电扶贫是《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到的两种重要模式,安装规模在25kW-300kW不等,是利用村集体土地建设,光伏电站的产权也归村集体所有,光伏电站的收益由村集体、贫户按照所定的比例分配,其中贫困户的收益要在60%以上,确保光伏电站的收益真正用在刀刃上。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产权属于村集体,有利于协调建设用地。同时,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规模控制在300千瓦左右,建设用地面积小,仅需10多亩。此外,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初始投资资金较少,大约为100-200万元,且《通知》明确了多渠道扶贫资金予以支持,村集体和企业面临的金钱上的压力较小。

      同时,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发电上网要求相比来说较低。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所需的电网改造相对容易。是国家在“十三五”时期主推的光伏扶贫模式。

      商业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光伏农业大棚扶贫。温室大棚与屋顶技术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不但可以保证棚内设施的正常运转,还能大大的提升植物的生长速率,是集低碳、节能、环保、旅游于一身的新型高科技农业生态建设项目。

      常用光伏大棚组件有双玻晶硅透光组件和双玻薄膜组件两种。此模式是在已有的农业大棚顶部安装光伏电站。与户用型光伏扶贫、村级集中扶贫不同,因为光伏大棚扶贫规模比较大,少则几兆瓦,大则几十兆瓦。让贫困户和村集体投资的话不现实,一般由公司参与进来,产权归投资企业和大棚业主共有,收益也会由企业和用户分配,比例不会高于60%。因为企业投资光伏大棚,扶贫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有利可图。对于光伏大棚扶贫,虽然商业味道更浓一些,但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第四种模式是光伏地面电站扶贫。它主要利用沙漠、荒山、滩涂、沼泽等未利用地而建设的地面大型电站,规模超过10MW 。

      国内光伏电站能够最终靠两种方式获得收益,一种是通过建设电站获得工程利润,另一种方式是出售电站,获得出售收益。第一种就是类似EPC公司作为电站项目的承建方,项目按照客户相关的要求建好,交付给对方。第二种转让项目权就涉及到一些金融工具的操作。转让项目股权绝大部分上都是溢价转让,这个运作模式也很清晰,上市公司通过支付预付款获得项目的股权,拥有了这一个项目之后,去证券市场增发,募集资金循环使用。目前这两种收益模式是业内最常用最直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