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绝对是一个逆袭的典范,他一没有背景,二没有人脉,却还能在乱世中建功立业,打下一个王朝,绝对是一个不世奇才。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占了应天府,从此有了一块较为稳定的根据地。然而,张士诚、陈友谅的势力却要大过他,他无法与之抗衡,只能采取朱升的战略意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默默积攒力量。
“高筑墙,广积粮”的战术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并不仅仅是明朝,那么,为何到了和平年代,日本还要在地下1000米深的地方,储存5万吨超纯水呢?
1982年,日本建造了一个名为“神冈核子衰变实验”的探测器,历时1年后完工。探测器是一个圆柱形容器,高16米,直径15.6米,装有3000吨水和1000只光电倍增管。科学家最初的目的,只是想探测粒子物理学中的“质子衰变”问题,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神冈探测器一直没能探测到质子衰变的原因。
意外的是,神冈探测器却不是毫无用处的,它可以接收来自太阳的中微子,并且测量其入射的方向,研究太阳中微子缺失问题。其实这一研究领域,既属于天文学范畴,也属于物理学范畴,天文学家可以观察、预测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爆发,而物理学家却能对中微子进行调查研究,从质量、功能、规律等方向入手,把之前的理论加以实践佐证。
20世纪90年代,神冈观测台斥资一亿美元,建造了一个更大的探测器,名为超级神冈探测器。新一代探测器藏有5万吨超级纯净的水,功能比上一代强大了不止一点半点。1996年,超级神冈探测器正式投入使用,它对中微子的观测,已经到达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过,关于什么是中微子,相信有人还不是很懂,下面笔者就来说一下。
中微子,是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被称为宇宙“隐身人”,每天大约有1000万亿个中微子从人体“穿梭”而过。1956年,莱因斯在实验中第一次观测到了中微子,于是获得了1995年的诺奖;1962年,美国科学家莱德曼,舒瓦茨,斯坦伯格发现“μ中微子”,获得了1988年诺奖;1968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发现太阳中微子失踪,斩获了2002年诺奖。
可见,人类对中微子的探究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1987年2月,神冈探测器发现了大麦哲伦云超新星1978A爆发时产生的中微子,这是科学家第一次探测到太阳系以外的天体产生的中微子,具有里程碑意义。1998年,超级神冈探测器的创建者小柴昌俊发表了一个重大成果,他不但晒出了“中微子震荡”的确切证据,还证明中微子是有质量的。
正因如此,小柴昌俊才会在2002年获得物理学奖,而在他之后的梶田隆章、户冢洋二也都是因中微子获得诺奖的。可见,日本埋在地下1000米的5万吨超纯水是诺奖的“摇篮”,在中微子探索这一领域,日本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其他国家若要迎头赶上,想必会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