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海洋科普海洋知识大全海水淡化规模化还差啥 正文内容
据人民网援引科技日报报道,烈日炎炎,酷暑难当。一位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老人,和一位中年妇女提着一桶水,艰难地行走在大街上。他们身后,还有一位十几岁的女孩儿,端着一脸盆水,脸上满是汗珠,却顾不上去擦一把。 这是近日发生在中国东北某城市的一幕。这位老人无奈地问记者:“正是最依赖水的时候,可自来水咋就停了呢?” 其实,面临同样困惑的,又何止这一位老人?身处缺水之痛的,又何止这一个东北小城? 缺水,人类的致命伤。面对水荒,我们何去何从? 海水,艰难的淡化路 缺水之痛,挥之不去。但人类破解水荒的努力,也从来就没停止过。 为解决淡水危机,人们几乎用尽了一切可能的办法:兴建蓄水工程、抽取深层地下水、雨水利用、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污水净化再利用……然而,水资源的这些时空位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套在人类脖子上的这根绞绳,反而越勒越紧了。 于是,海水淡化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很快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在不久前结束的2004海水淡化与利用技术国际研讨会(中国·天津)上,国际脱盐协会技术委员会主席里昂·阿维尔布奇提出:淡化海水是从淡水危机和水污染困境下实现新水源生产的唯一希望。 其实,海水的淡化早已不是一个新线世纪时,海船上就装备了简易蒸馏装置,以解决淡水供应问题。二战期间及战后,海水淡化技术更是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 然而,直到今天,当我们在天津采访时,一位中年天津市民还向记者感叹:“(像我这样的普通市民)喝上海水淡化水,我生前大概是看不到了。” 现在,全世界海水日淡化量为3250万吨,而中国实际日产量仅为3万吨。 水价,不能承受之重 关于海水淡化的价格,惠绍棠说,目前国际上吨水成本约为0.55美元,相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下降4倍左右。而国内示范工程的吨水成本在5元左右。 惠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该所1000吨级反渗透法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为例,每生产一吨淡水要耗电4度,折合2元;设备折旧按照15年寿命计算,折合2元;作业过程中添加的药剂和耗费的人工总共折合1元,共计5元。 而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副主任谭永文介绍,在西欧一些国家淡化海水的市场行情报价为每吨0.8欧元,折合人民币6~7元。有新闻媒体报道,国内投入运营的浙江嵊泗淡化海水吨水成本为8~10元。 与国家补贴自来水的标准不一样,我国海水淡化产业从刚起步开始,就与国际接轨,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即使5元的成本,对那些用惯了“福利水”的城市居民来说,显然还是难以接受。 2002年,大港电厂投资800万元引进两套美国产3000吨级海水淡化装置,其生产的“海得润滋”纯净水、矿化水已上市3年了,但至今产量不过2000瓶左右,主要供应市政府和一些高档俱乐部。天津某超市一位李姓采购员和记者说,“海得润滋”在天津市场上的份额不足3%。记者随机采访了天津市几家超市,均未见有该品牌矿泉水出售。经销人员解释,水价太贵,消费者很难接受。但海水淡化所方面表示,打不开市场的原因不是价格太高,而是厂方经营销售的策略有问题。 据了解,天津渤海化工集团计划建设的20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其市场目标是为某散货码头的出口焦炭提供冲洗用水。 成本之重,制约了市场的发展:而市场发展滞后,又使得海水淡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失去依托。但若无法以产业化形式实现大规模作业,海水淡化的成本就很难有大幅的降低。 虽然有新闻媒体报道,天津、大连、烟台、青岛、厦门、舟山等地都计划建设“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但更多的城市都还在观望中。惠绍棠说,关键还是市场打不开。水荒状况受自然变化影响比较大,在水荒严重时,海水淡化被作为“保命措施”受到极大重视,各地纷纷上马;但部分省市同时还在担心,在水量充足时,生产出的淡化海水怎么办? 突围,不单单是成本 海水淡化产业遭遇困境,而成本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淡化海水真正要得到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似乎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经过多年的努力,海水淡化关键技术已解决,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作为占海水淡化总产量80%%的主要技术,而我国在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方面已与世界水平接近,且全部为自主知识产权,青岛黄岛电厂3000吨/日海水淡化工程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大型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方面完全成熟。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研究员高从堦说,中国海水淡化装置的总体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优化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新兴的反渗透技术仍处于示范阶段。 8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天津塘沽的1000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科技示范工程现场,负责该项工程的胡师傅告诉我们,该系统正在调试实验中,还不能够确保全天运行。而惠所长也告诉我们,该系统的三个核心部件:反渗透膜、高压泵、能量回收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另外,位于北太平洋沿岸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缓解迫在眉睫的水荒,曾计划大规模修建海水淡化工厂,但这一计划遭到广泛的反对。 惠绍棠说,这些反对意见是出于环保的考虑。他告诉我们,利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只有40%的海水变成淡水,而另外60%则变成浓盐水被排放。根据他的测算,如果建一座百万吨级的海水淡化厂,渤海湾的盐度将每十年增加0.2个百分点。 有关环保问题,目前比较看好的是综合利用模式,即对排放后的浓海水进行化学资源提取及深加工,形成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但天津大学王世昌教授等专家觉得目前这项技术还有待突破。而惠绍棠也认为,从海水中晒盐的做法可能会受到土地资源、盐类市场等因素的制约。 ■原始新闻 早在四十年前,我国就着手研究“海水淡化”技术,但由于主要使用在于舰船或岛屿的生活用水,规模始终没有大的突破。而规模太小又限制了“淡化”成本的降低。多年来,“海水淡化”成本始终在每吨六元至每吨八元之间徘徊,这一成本显然不利于海水淡化的产业化发展。近几年,自来水价格不断飚升,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则在一下子就下降,那么,“海水淡化”全方面进入市场,还远吗?据北京青年报二○○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新闻 ■链接 海水淡化的核心技术仍在少数国家手中 据国际脱盐协会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5233台海水淡化装置在运行,分布在125个国家,解决着1亿多人的生活用水和大量工业用水。现在,已有40多个国家开展“海水淡化”技术探讨研究工作,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以色列、俄罗斯、意大利和韩国等的“淡化”技术更为成熟。 在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200多个有人居住的岛上全部建立了海水淡化站,由政府补贴,向当地百姓免费供应淡水。在沙特阿拉伯,淡化海水满足了该国80%%以上的淡水需求;在严重缺水的以色列,这一数字甚至更高。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惠绍棠介绍,目前全世界海水淡化市场容量已达近百亿美元,而且一直在以15%%~20%%的速度增长。但这一巨大市场却主要由美、日两国瓜分,核心技术仍只掌握在少数国家手里。 我国百吨级以上海水淡化工程13个 海水淡化在我国已有40年的发展历史。早在上世纪60年代,原船舶工业部上海704研究所就开始研究船用小型压汽蒸馏装置获得成功。 1972年,国家海洋局在杭州第二海洋研究所建立了海水淡化研究室,后发展为“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984年,国家海洋局又在天津组建了“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最近20多年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迅速。1981年在西沙建成首座200吨级电渗析海水淡化站,1997年在浙江嵊泗建起了首座500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站,以后又建成1000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并已建成5000吨级的淡化站。目前,我国已建成百吨级以上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13个,合计日产淡化水近3万吨。